春回大地,萬物競發(fā)。塔吊林立、機械轟鳴的工地與冰雪消融的圖們江共同譜寫著“項目春潮”的奮進樂章。今年春季,延邊州按下項目建設“快進鍵”,重點項目相繼開工,涵蓋產業(yè)升級、民生保障等領域,為沿邊開放與高質量發(fā)展注入澎湃動能。
春寒料峭,延邊大地已掀起建設熱潮。2月21日,延邊州嘎呀河(含布爾哈通河)延吉市延蒲高速橋至延川橋段防洪薄弱環(huán)節(jié)治理工程開工,挖掘機的轟鳴聲與冰面碎裂聲交織成“破冰交響曲”。
“施工車輛正在拆除原堤防混凝土護坡,開展施工場地平整工作,為下一步堤防坡面建設和人行步道鋪設做前期準備!毖蛹兴指本珠L于興國介紹,該工程總投資1.43億元,于3月初進入全面施工階段,將治理河道總長7.65公里,提標改造布爾哈通河兩岸堤防總長12.3公里,改造朝陽河回水堤兩岸堤防總長2.3公里,改造排水涵洞13座,新建下河臺階9處,灘槽整治6.58公里。工程完工后,嘎呀河(含布爾哈通河)的延吉市城區(qū)段全段防洪標準,可由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。
當延吉的防洪工程守護城市安瀾,在敦化經濟開發(fā)區(qū)內,另一場“顆粒歸倉”的產業(yè)革命正在上演。焊接管道、平整廠區(qū)……總投資7.2億元的20萬噸非轉基因大豆全產業(yè)鏈加工項目現場,30多名工人正在露天作業(yè),一派繁忙景象。
該項目由吉林民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,目前各車間設備基本安裝完畢,工人們正在室內裝修、焊接鋼骨架。項目負責人孫明告訴記者,6月,豆粕生產線、豆油生產線都將投產,可生產低溫豆粕、高溫豆粕、大豆油、粗磷脂4種產品。達產達效后,預計今年完成產值3.6億元,完成稅收約600萬元。
沿著長琿高速向東,龍井邊境經濟合作區(qū)也傳來科技創(chuàng)新的鏗鏘足音。記者走進中合綠色新能源科技(吉林省)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,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自動化生產線,來自機械廠家的技術人員正在忙著調試設備。
據中合綠色新能源科技(吉林省)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延龍介紹,該公司成立于2023年3月,是一家負責運營IO-WGCA國際組織世界綠色氣候機構國際認證IGC項目的公司,主要負責高性能復合材料纖維筋的生產和銷售。
“廠區(qū)內現在有7條高性能復合材料纖維筋生產線,預計3月中旬投入生產,年內可實現1萬噸的纖維筋產量,產值1億元!惫育堈f。
項目是增量之源、振興之本。在這片充滿生機的黑土地上,每個項目的推進都是對高質量發(fā)展的生動注解,每臺設備的轟鳴都是向新質生產力進軍的沖鋒號角。
——延吉市計劃實施5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104個,總投資287.4億元。全力推進51個新建項目,加快建設53個續(xù)建項目;
——敦化市堅持實體經濟為主、制造業(yè)當家不動搖,實施“內培外引”產業(yè)升級行動,做大做強“1+6+3”產業(yè)格局;
——和龍市目前34戶規(guī)模以上工業(yè)企業(yè)已全面復工復產。預計一季度完成規(guī)模以上工業(yè)產值8.5億元,同比增長9%;
……
冰雪消融處,皆是希望;機械轟鳴聲,皆為序章。這個春季,延邊州正以項目建設的鏗鏘腳步,丈量著從“開門紅”到“全年旺”的奮進里程,書寫著高質量發(fā)展的新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