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節(jié)氣里的韻味中國】
“處,止也,暑氣至此而止矣!碑(dāng)二十四節(jié)氣的時鐘撥動至處暑,炎夏的滾滾熱浪如潮水般退散,灼灼驕陽變得溫和可親,涼風(fēng)送爽,天朗氣清!半x離暑云散,裊裊涼風(fēng)起!碧幨罘氯缱匀宦蓜又械囊粋休止符,自此天地重歸寂靜遼闊。
我國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:一候鷹乃祭鳥;二候天地始肅;三候禾乃登。處暑時節(jié),老鷹在天空盤旋著捕獵鳥類,天地萬物開始凋零,農(nóng)作物逐漸成熟。歲月炎涼的牒文在此交替,我們終與夏日告別,迎接新秋。
對于苦熬盛夏的人們來說,最喜的是處暑的涼爽。“四時俱可喜,最好新秋時。”在陸游看來,四季各有其美,但最舒服的還是暑熱消盡的新秋時節(jié)。在二十四節(jié)氣當(dāng)中,最炎熱的是大暑,其次分別是小暑和立秋。與立秋相比,處暑顯得更加“實在”。立秋給人們帶來的是對秋日的期盼,秋天的味道還很難品出,處暑則攜帶著陣陣清風(fēng),似有點秋天的韻味了。人們常說立秋不是秋,從氣象意義上,真正的秋日,在處暑之后才姍姍來遲。
盛夏的暑氣正式落幕,秋日的美景鋪陳開來。處暑是出游迎秋賞景的好時節(jié),民間向來就有“七月八月看巧云”之說。細(xì)心人會發(fā)現(xiàn),此時天空的云彩越來越美,天高云淡,無不讓人心曠神怡。在北京潮白河畔,但見鷺鳥在河水之上翩躚起舞,淺水處不時有小魚躍出水面,泛起陣陣漣漪,蘆葦雖還是青色,但夏日的燥熱已被風(fēng)吹走,天空在晚霞映襯下流光溢彩,不禁感受到王摩詰“行到水窮處,坐看云起時”的自由恬淡。
從時間上來說,處暑與中元節(jié)十分靠近,所以民俗上大多與中元節(jié)相似,如祭祖迎秋、放河燈等。放河燈也稱“放荷燈”,在底座上放上燈盞或蠟燭,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,任其漂泛,表達(dá)對逝去親人的悼念。
處暑之后,秋意漸濃,人們的飲食起居也日漸發(fā)生變化。汪曾祺說:“秋風(fēng)一起,胃口大開,總想吃點好吃的!泵耖g認(rèn)為,夏季過于炎熱,人體損耗比較大,所以到了秋天要進(jìn)補(bǔ),但是又怕秋燥傷人,于是只能選擇一些中性或者是涼性的肉,家禽鴨子就成為不二之選。正如民諺里說的“處暑送鴨,無病各家”,南方有處暑吃鴨肉的食俗。蘇州人處暑要吃“鴨子宴”——鴨子做好以后先分給左鄰右舍品嘗,然后一家人圍在一起吃,討一個無病健康的好彩頭。
對于沿海漁民來說,處暑以后便是漁業(yè)收獲的時節(jié)。這時海水溫度依然偏高,魚蝦蟹貝肥美,正是捕撈的大好時機(jī)。浙江象山每年處暑前后都舉辦隆重的開漁節(jié),舉行盛大的祭海開漁儀式后,漁民們揚帆出海,千帆競渡,收獲滿滿。
在二十四節(jié)氣中,處暑顯得有些低調(diào),它的名字既不像立夏、立秋那么鮮明,也不像驚蟄、谷雨那樣靈動,往往在不經(jīng)意間便過去了。但處暑卻蘊含著天地之大美,生命之智慧!疤幨顭o三日,新涼直萬金!睕]有處暑,炎夏將永無止境。人生不能永遠(yuǎn)只有攀登,當(dāng)經(jīng)歷過繁盛的生長期,我們終將迎來沉甸甸的收獲期。絢爛只是人生的一瞬光景,成熟才是生命的本色。
(作者:趙斌藝)
(來源:光明日報)
(編輯:王思博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