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事無巨細、親力親為,每天總是有接不完的電話、回不完的微信、手機電量經常處于紅色狀態(tài),半夜十多點鐘急著報表和撰寫宣傳信息……”因為長得小巧玲瓏,圍繞疫情防控工作轉得又快又穩(wěn),所以被居民稱為“小陀螺”。她就是長春市南關區(qū)曙光街道師大東電社區(qū)黨委副書記劉貴圓。
聞令而動,爭當防疫“排頭兵”
3月14日,她看到黨組織號召支援九臺區(qū)核酸檢測志愿者消息后,她沒有猶豫,毅然決然的馳援九臺區(qū)較重地區(qū)做好核酸采集員工作,細致繁瑣的工作考驗她及時應變的能力!澳愫茫ぷ魅藛T,請開門,打開吉祥碼……”挨家挨戶敲門、測溫、掃碼這樣事情讓劉貴圓重復300多遍,連續(xù)工作14個小時、爬了6棟樓30個單元門。經常工作到凌晨1點多。在入戶檢測的任務中,被采集者均屬密切接觸者,但她毫不退縮、無畏恐懼。唯一讓她內疚的就是4歲兒子在電話中說,“媽媽你要注意安全,早點回家,陪我過生日!钡慨斦勂鹱约旱膬鹤樱蜁_心地說:“當時覺得自己身為一名共產黨員,關建時刻,我就得先上,為兒子做表率,希望他長大后成為‘男子漢’,不怕困難,迎難而上!”
爭分奪秒,筑牢防疫“防護墻”
她的手機24小時待命。3月12日凌晨12點05分,核酸檢測點當班一天,剛想要休息的她,被電話鈴聲驚醒。通知召開核酸檢測登記系統(tǒng)線上培訓工作,聽到上級的指令,睡意全無。立即爬起參加培訓學習,對于新開通的核酸檢測系統(tǒng),直播課程僅能聽一次,為確保次日核酸檢測點能順利開線,她在身邊沒有筆和紙的情況下,將老師講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,利用手機截圖的方式保存手機相冊,以便在次日登錄新系統(tǒng)出現問題時查看。聽完課已是深夜近2點,睡不到3小時的她又拖著疲憊的身體提早到達核酸采樣點,將現場3條核酸檢測系統(tǒng)的調試后做好準備,為9名登記員培訓,以最快的速度上崗工作,減少居民排隊等待時間。為全民核酸檢測工作按下了“快進鍵”。
暖心服務,撐起防疫“千斤頂”
“您好,我是社區(qū)小劉,最近一輪的全員核酸您做了嗎?”3月10日的一早,在師大東電社區(qū)市政小區(qū)里,劉貴圓幾次的敲門后,耳背的趙奶奶打開了家門!靶。矣浿,我腿腳不好久了站不住,還要照顧患有抑郁癥的女兒,外出不能太長時間!薄摆w奶奶,您穿好衣服,我攙扶您下樓,開著我的車拉您去做核酸,檢測點專門為困難群體開通一條綠色通道,檢測完我再把您送回家,兩不耽誤!睘樽屳爡^(qū)居民全員參與核酸工作,更快建立疫情防控“銅墻鐵壁”,她不知跑了多少個來回,同時間賽跑,同病毒做斗爭。全員核酸檢測點的她更是一個“多面手”,現場維持秩序、測溫、登記錄入、采樣登記管封存和轉送……每天都要等待消殺工作組消殺結束后,將檢測點檢查無誤最后一個離開采樣點。
像劉貴圓這樣的“陀螺”工作者,只是基層一線眾多基層黨員干部的一個縮影。家,盡在咫尺她顧不上,兒子的生日禮物遲遲不能兌現。疫情面前她舍小家為大家,用瘦小的身軀,擔起重任,堅守在防疫一線,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使命和擔當。(李丹)
(圖片來源:長春市南關區(qū)委宣傳部/供圖)
(來源:中新網吉林)
(編輯:王思博)